News Release | 新闻稿
《王滿晟:無人》(Wang Mansheng: Without Us) 將於 2025 年 5 月 17 日 在漢庭頓流芳園內的寓意齋(The Huntington’s Studio for Lodging the Mind )開幕
漢庭頓圖書館、藝術館和植物園將舉辦《王滿晟:無人》,這是一個沉浸式裝置性的繪畫展覽,通過當代藝術和中國古典自然觀探索萬物之間的相互聯繫。 展覽將於2025年5月17日至8月4日在漢庭頓著名中國園內的展廳寓意齋(Studio for Lodging the Mind)舉行,展出22幅生絹上的手繪畫作,誠邀遊客進入一個明亮、寂靜的山水景觀。
流動的山水
這些精緻的畫幅以傳統的墨和黑胡桃墨繪製於生絹上,描繪了樹木、岩石、水和其他自然元素的錯綜場景,一些靈感源自漢庭頓的中國園——流芳園。 自展廳天花板懸下,浮於空中的半透明畫作邀請遊客進入其間,融入山水之中,為畫幅注入活力。
“該作品由獨立的元素組成,當它們被放置在一起時,便合而為一 ,就像自然和萬物相互聯繫,”展覽策展人、流芳園園長、東亞園林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卜向榮(Phillip E. Bloom)說道。
自然世界的藝術
這些畫作以單幅、雙幅、三聯和四聯的形式排列,反映了自然世界本身。
“我選擇窄而高的畫幅來描繪山峰,而用橫寬的畫幅來表現荷塘或廣闊的樹林和山丘,”王滿晟說,他是 2025 年程氏家族基金會流芳園駐園藝術家。 為了向貢獻出製作絲絹材料的桑和蠶致敬,王滿晟描繪了豐茂的桑樹和吃桑葉的蠶蟲,蠶以桑葉為其主要的營養來源。
在展廳牆壁上,觀者將看到中國古典文學名句,包括諸如老子(西元前6世紀)、孔子(西元前551-479年)、莊子(西元前4世紀)等學者、詩人和哲學家的作品。 許多段落都涉及到中國古代「觀」與「照」的概念,即通過靜心觀賞大自然而使自己的心靈和精神得到陶冶昇華。 展廳內的節選文字使用了王滿晟手寫書法。
展覽鼓勵觀者反思我們在地球環境中的位置以及與大自然的關係。“如果沒有人類,世界會是什麼樣子? 有了人類,世界又變成什麼樣子了? 這些就是我在創作這幅作品時提出的問題,”王滿晟說。
體會藝術家的視野
由王滿晟本人講述的語音導覽和他在創作時的繪畫筆記的電子手冊,將深入介紹他的藝術創作過程和靈感來源,加深觀者對《無人》的理解。 語音導覽和電子手冊將提供英文和中文兩種版本。
關於王滿晟
王滿晟,1962年生於中國山西省太原市,1997年以來一直居住在紐約哈德遜河谷,其作品將中國傳統繪畫與當代藝術融為一體。 他常常自己製作工具和材料,包括蘆葦筆和黑胡桃墨,以增加作品的質感和深度。 他的藝術作品遍佈漢庭頓的流芳園:他為寓意齋入口兩側的磚雕設計了圖案,在附近的岩石上,醒目的藍色題刻 「藝苑」也彰顯了他獨特的書法風格。
如需媒體諮詢或索取高清新聞圖片,請發送電子郵件至 huntingtonnews@huntington.org。
關於漢庭頓
漢庭頓圖書館、藝術館和植物園是一家以收藏為基礎的研究和教育機構,致力於成為多元社區參與和反思的溫馨場所。 2008年,漢庭頓建立了中國園——流芳園,這是中國境外最大、最正宗的古典風格園林之一。 在當地社區的熱烈支援下,該園林迅速成為跨文化交流的紐帶。 漢庭頓通過其東亞園林藝術研究中心,將流芳園作為各種講座、研討會、展覽和表演的焦點,以幫助遊客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欣賞。 遊客資訊:huntington.org